我的眼睛長了翅膀。
哇!聽起來好詩情畫意喔!要寫詩嗎?
不是啦!是我眼睛出問題了啦!
最近,我發現我的右眼出現一些血絲。
剛開始我以為是睡眠不足,所以才會有血絲,沒想到血絲一直沒有減少,還多到我同事驚呼:「你眼睛好紅喔!」
「真的嗎?」糟糕,眼睛紅到被發現,我問:「很多嗎?」
「嗯……」同事湊近我的眼睛仔細看:「有不少喔!啊!你的眼白有一塊白白的突起!」
啥?白白的突起?那是什麼啊?
我覺得怪怪的,所以下班就直奔眼科。
「你知道你的眼睛長了一塊突起物嗎?」醫生一邊幫我檢查一邊說。
「我知道啊!我同事有告訴我,那是什麼啊?」我問。
「這是翼狀贅肉。」醫生說。
「什麼?你再說一次,什麼狀什麼肉?」天啊,這是什麼名詞啊?
「翼狀贅肉,翼,羽翼的翼……因為這突起物的形狀像昆蟲的翅膀一樣,所以叫做翼狀……」醫生一邊複述一邊在紙上寫出「翼狀」兩字。
「ㄟ……」醫生的手忽然停下來問我:「贅肉的贅怎麼寫啊?」
「贅喔……」我抓抓頭,一時之間也忘記怎麼寫了:「我也不知道耶!要查字典嗎?」
(喂!你們!又不是在上國文課!)
總之,就是翼狀贅肉啦!
真是奇怪的眼病。
其實跟我同年代的人應該在國中國文課本裡有讀過胡適的一篇文章:「母親的教誨」吧!
如果對標題沒印象,總對「眼翳」有印象吧?
什麼?還是沒印象喔?嗯,那就看看原文吧!
「……我跪著哭,用手擦眼淚,不知擦進了什麼黴菌;後來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,醫來醫去,總醫不好。我母親心裡又悔又急,聽說眼翳可以用舌頭舔去,有一夜她把我叫醒,真用舌頭舔我的病眼……」
當時,我可是對用舌頭舔兒子眼翳的胡媽媽印象深刻呢!這就是媽媽呀!
沒錯,我的翼狀贅肉就是眼翳。
「那是腫瘤嗎?」一向對腫瘤敏感的我馬上問醫生。
「不是,通常這是良性的。」
「那我的眼睛怎麼會有血絲?」
「因為翼狀贅肉是突起的,你又戴隱形眼鏡,會摩擦到,所以會有血絲。」
「醫的好嗎?」
「血絲可以點眼藥水,翼狀贅肉就沒辦法了。」
「會不會影響視力?」
「長在眼白,目前不會影響視力,但是如果增生到瞳孔,就會影響了。」
「如果增生到瞳孔要怎麼辦?」
「開刀。」
「為什麼我會得這個啦!」
「這不一定啦!但是通常是眼結膜組織經過陽光、空氣、灰塵等長時間的刺激,導致眼睛結膜組織增生,同時合併新生血管及結膜上皮增厚……」
喔喔,真麻煩ㄋㄟ……
看來我不但肚子有贅肉,連眼睛都長了贅肉。
還好這個名稱叫做「翼狀贅肉」,而不是「糞狀肥肉」或「疙瘩肉瘤」等怪名字,至少我可以幻想「我的眼睛長了翅膀」。
所以囉!我現在要盡量少戴隱形眼鏡,而且只要有太陽,一定要戴著太陽眼鏡。
大家也要記得喔!現在秋老虎的陽光還是很劇烈呢!
切記、切記!
以下是翼狀贅肉的相關資訊:
眼翳又稱為「翼狀贅肉」,它是眼結膜組織經過陽光、空氣、灰塵等長時間的刺激,導致眼睛結膜組織增生,同時合併新生血管及結膜上皮增厚。大多數眼翳是長在眼白靠鼻側的部位,少部分長在眼白靠近顳側的位置,且漸漸往角膜方向延伸,有些人誤以為這就是白內障。
以發生率來說,男性的發生率高於女性。(我是女的耶……)
眼翳一般沒有什麼症狀,但由於新生組織內充滿了血管,一旦疲勞或發炎時,眼睛就容易充血發紅,尤其是合併炎症時,紅腫格外明顯;又由於它會侵犯角膜,而且容易造成充血肥厚,會使眼翳附近的角膜上皮變得不平滑,影響淚液的均勻分布,這也容易造成角膜乾燥破皮,甚至導致感染發炎。
眼翳的治療決定於眼翳的大小、臨床症狀以及對視力的影響,如果眼翳小、沒有症狀也沒有進展,一般並不需治療;若常充血紅腫發炎,可以局部點眼藥以減少發炎及眼睛不適;如果眼翳進展很快,可能蓋住眼角膜甚至瞳孔,影響到視力時,就必須要手術切除。
由於眼翳的再生力很強,如果只是將它切除,日後復發率高達五成,且復發的眼翳比原發症狀更難治療,所以一般對手術抱持審慎態度,近來研究在眼翳手術後配合抗癌症藥物Mifomycin-C製成的特效眼藥水,或是在鞏膜表層施以放射線照射,可以有效抑制其組織再生,使復發率降低至百分之十以下,甚至達百分之五,不過仍有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五的病例還會復發。
預防眼翳病,必須使眼睛避免受到過度的紫外線照射,灰塵多、風沙大的環境,以及乾燥、炎熱的空氣,如果因職業需要,必須在烈日下工作,太陽眼鏡或護目鏡絕不可少。
留言列表